|
2022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評選結果揭曉 |
發布時間:2023/4/22 點擊:1218次 |
今日,由《人民法院報》編輯部等單位共同發起的2022年度十大“全國破產經典案例”評選結果公告。其中,由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提供相關評估服務的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隆鑫系十七家公司破產重整案,成功入選。
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申報主體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隆鑫系十七家公司破產重整案申報主體為:重慶破產法庭、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
(以下為評選結果公告,轉自“中國審判”、“破產法快訊”等微信公眾號)
公 告
日前,經49位評委兩輪投票,評出2022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10個,另有10個案例獲得提名。經秘書處協調,今天由聯合主辦單位同時發布。
2022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評選活動由《人民法院報》編輯部、《政法論壇》編輯部、《法律適用》編輯部、《中國審判》雜志社、《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編輯部、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北大法寶和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共同發起。評選活動旨在促進破產裁判規則的統一,把握破產實務的方向,助力方興未艾的破產法修訂,推動破產法相關的學術研究。
此次評選共收到來自全國范圍內各機構獨立或共同申報的96個案例。入選案例全部由評委直接投票選出。評委會評委共計49位,包括主辦單位代表,和全國范圍內各高校從事破產法研究且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學者。
本次評選申報發布日期為2023年1月9日,申報截止時間為2023年3月15日。
按照事先確定的評審規則,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內,經過全體49位評委共計兩輪投票,現評出2022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10個及提名案例各10個。
以下10個案例獲評2022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
01.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實質合并重整案
申報主體: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21年7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法院”)裁定受理紫光集團重整案。通過審查,法院認為紫光集團與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之間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區分各關聯企業成員財產的成本過高,對其實質合并重整有利于保護全體債權人的公平清償利益,降低清理成本,增加重整可能性,提高重整效率。2021年8月27日,法院裁定對紫光集團等七家公司進行實質合并重整。2022年7月13日,法院裁定確認重整案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并終結重整程序。
本案中,法院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采用“存續式”重整,保障原有主體持續性經營,完整保留企業的產業結構和核心技術,最大限度維護核心資產價值。同時,通過“現金清償+股票抵債+留債”等多種清償方式相互組合,債權清償率普遍提高,最高達100%。最后,基于紫光集團行業影響力較大,重整案件社會關注度高、影響輻射面大,通過多層級府院聯動協調機制,紫光集團從進入重整到終結重整程序,用時不到一年。體現了人民法院貫徹落實深入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法治力量。
02.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
申報主體: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
簡介:方正科技前身為延中實業,系建國后第一批股份制上市公司之一。方正科技主營業務涵蓋互聯網介入服務、IT系統集成及解決方案等。近年來,受多重因素綜合影響,方正科技連年虧損,股價大跌。
2022年6月2日,債權人以方正科技具備破產原因,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法院”)申請重整。2022年9月27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請并指定管理人。2022年12月26日,法院裁定確認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并終結重整程序。
本案中,法院首次適用新規《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3號—破產重整等事項》,是在實踐中進一步健全完善上市公司重整監管規則的有效典范,為后續上市公司重整案件提供了經驗借鑒。同時,通過一系列精準措施實現低效資產穩步有序剝離,法院打破當下上市公司重整以紓解債務和保殼為核心的現狀,高效實施根源治理。另外,通過與省外法院合力,法院在重整中妥善清償、保護了歷史虛假訴訟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最后,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布《北京市破產制度改革實驗方案》(下稱《方案》)。方正科技作為《方案》出臺后首例上市公司重整案件,得到了全面而完善的破產配套制度支持,對其他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具有相當明顯的示范意義。
03.重慶能源集團等16家公司實質合并破產重整案
申報主體:重慶破產法庭
2022年4月11日,重慶能源集團等 16 家公司分別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法院”)申請重整并同時申請預重整。2022年4月15日,法院對重慶能源集團等 16 家公司的預重整申請進行備案登記。2022 年 11 月 22日,法院裁定對重慶能源集團等 16 家公司進行實質合并重整。目前,重整計劃進入執行期,債權按期清償,企業生產經營穩定。
本案中,法院開創性運用預重整轉重整審理方式,在預重整與重整期間均許可公司自行管理,最大程度維護了企業持續運營。同時,鑒于重慶能源集團主體特殊性,法院從企業性質、業務重合度等多維度考量引入投資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供應。并且,法院嚴格按照《全國法院破產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有關規定,從關聯企業成員法人人格是否高度混同、區分各關聯企業成員財產成本是否過高等方面進行縝密論證,審慎適用實質合并,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另外,案件綜合運用“現金、股票抵債、債轉股、新債安排”等多種方式清償債務,整體提升債權受償率。最后,本案充分發揮“府院協調”機制,并科學制定經營方案,助力案件辦理。
04.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
申報主體: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本案中,法院根據匯源公司的情況,先后采取許可繼續經營、中止強制執行程序等措施,準許繼續經營,維護企業營運價值,為后續重整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法院從實際出發,提出匯源公司的債權人大多為上下游的供應商和銷售商,債權人多為中小企業或自然人,抗風險能力較弱。因此,法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債權清償率。另外,本案未按照傳統重整案件中固定的債轉股價格對債權人分配股權,而是設置了轉股價格與凈利潤相掛鉤、股權補償與轉股價格相掛鉤的浮動對賭機制。重整計劃規定根據業績完成情況對重整投資人進行獎懲,激勵重整投資人積極提升重整后企業的整體價值。最后,為解決債轉股流動性低一定程度上會降低重整計劃通過的可能性問題,法院設置了投資人上市承諾兜底回購安排,保障轉股債權人后續能夠得到現金補償,順利退出企業。
05.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預重整轉重整案
申報主體: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管理人
首輪得票數:18 第二輪得票數:35
鑒于中科建設資產負債規模龐大、企業層級多且關系復雜,重整價值及重整可行性有待進一步明確,同時也為了消除企業對直接進入重整程序而承擔不可逆失敗風險后果的顧慮,上海三中院(下稱“法院”)依申請對中科建設預重整予以受理。在預重整對中科建設重整價值、重整可行性充分評估的基礎上,法院依申請裁定中科建設轉入重整程序。2021年12月1日,法院裁定批準中科建設重整計劃并終止重整程序。2022年12月8日,法院經裁定確認中科建設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本案是上海首例預重整轉重整案件,探索了預重整理念和流程,為構建預重整制度積累了實踐經驗。同時,法院嘗試“單體聯動式”重整模式,母公司中科建設率先單體重整,全面厘清集團內資產負債情況,并聯動重點子公司單個破產程序協同推進,最大程度維護集團整體資產價值,探索大型企業集團低成本重整路徑。并且,首次引入信托收益權兌換平臺,方便債權人更靈活地處置權益,從而極大提高了中小債權人對于重整計劃的接受度。最后,預重整銜接重整程序,有效降低了程序成本。
06.網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破產重整案
申報主體: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網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管理人
首輪得票數:21 第二輪得票數:33
截至2021年6月,網信證券資產總額約6.6億元,負債約46.7億元,已嚴重資不抵債。由于網信證券的主要債權人均為中小金融機構,一旦破產清算可能會造成小規模系統性金融風險。2021年7月12日,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網信證券以破產重整方式化解風險。2021年7月16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法院”)裁定受理破產重整申請。2022年8月4日,法院確認重整計劃執行完畢,裁定終結網信證券重整程序。
本案件是《企業破產法》、《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實施以來,以司法重整方式化解證券公司乃至金融機構金融風險的首例案件,在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司法重整實踐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并且,法院創新思維:一是積極爭取從中央部委到省市兩級政府、各級法院的“立體府院聯動機制”的支持;二是開創性地將破產重整規范程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程序、證券監管行政許可程序、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程序等多個條線交叉審核審批程序有效銜接;三是創新和完善金融企業破產重整期間繼續經營模式并引入具有業務協同效應的投資人加快推進重整進程,為其他困境金融企業重整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07.隆鑫系十七家公司破產重整案
申報主體:重慶破產法庭、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
首輪得票數:22 第二輪得票數:32
2021年9月29日,隆鑫集團等十三家公司分別申請重整及預重整。2022年1月30日,重慶五中院(下稱“法院”)依法受理上述案件,并于2022年3月16日裁定十三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2022年3月30日,法院受理金菱集團等四家公司重整,并于2022年5月10日裁定四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2022年11月21日,法院分別裁定批準隆鑫集團等十三家公司、金菱汽車等四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計劃,終止重整程序。
本案中,法院通過預重整實現庭外重組與庭內重整有效銜接,促進有效市場與專業審判的有機結合。同時,由于隆鑫系企業部分主要資產為跨境資產,法院將該部分境外資產提供質押擔保的債權參照有財產擔保債權進行清償,符合《企業破產法》所規定的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合法權益的原則與立法宗旨。另外,本案件選擇具有不同優勢的投資人組成投資聯合體,組建專項重整投資基金,為產業多元化的集團重整開創了一條創新之路。最后,案件提出“以增量解決存量”,在現有資產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措施提升原有資產價值,從而提高清償率,實現投資人與債權人的共贏。
08.李某與溫某夫妻共債個人破產合并重整案
申報主體:深圳破產法庭、深圳市中天正清算事務有限公司
首輪得票數:20 第二輪得票數:31
2022年1月,二人分別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法院”)申請個人破產清算。2022年2月28日,法院經審查裁定受理案件。通過審理調查,法院查明二人各自名下財產均為夫妻共同財產,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2022年4月15日,法院裁定將兩案進行實質合并審理。在二人申請個人破產重整,提出重整計劃下,2022年8月12日,法院裁定將清算程序轉為重整程序。2022年12月16日,法院裁定批準二人重整計劃并終結重整程序。
本案中,法院秉承誠信原則是個人破產案件辦理的首要原則,體現個人破產制度“鼓勵創新,容忍失敗,支持重生”的保護導向。同時,法院將夫妻共同負債合并審理,將對家庭影響降到最低,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另外,案件案明確了債務人不能通過個人破產制度“躺平”免債,以鮮明的司法引導為社會公眾傳遞誠信保護、盡力償債的個人破產價值理念。最后,案件體現了個人破產制度兼顧保護了抵押權人權益和債務人生存發展權。
09.廣州納斯威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重整案
申報主體: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首輪得票數:19 第二輪得票數:30
中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我國現有立法中的重整程序(十分復雜、費用高、耗時長)并不適配對中小企業的挽救。在此背景下,廣州中院(下稱“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能動性,積極探索中小微企業的重整價值。
案件中法院強調對企業“軟資產”的審查,弱化對企業“硬資產”的審查,提出重整價值應當集中于其特殊資質和核心技術、行業前景等“軟價值”的識別。同時,法院強調市場化是檢驗重整價值的有效途徑,既保證了程序的公正公開,也使得重整價值實現最大化。另外,案件強調對破產企業經營狀況審查的重要性,提出擁有業務的破產企業仍具有一定造血能力,重整后具備恢復經營或者繼續經營的條件,往往具有重整價值。并且,案件認識到完整的公司治理結構對中小微企業重整案件的重要性,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擁有挽救公司的意愿和方案往往代表企業具有重整價值。最后,案件強調投資人的投資資金不能低于重整基本費用,司法介入需要注重中小微企業破產費用的監督和審查,指導管理人嚴控破產費用,將費用降到最低。
10.王某、蔡某夫妻實質合并(個人)破產重整案
申報主體:上海錦天城(深圳)律師事務所
首輪得票數:19 第二輪得票數:26
本案中,法院將夫妻名下債務合并、資產合并、未來收入和債務清償合并,對兩個案件指定同一管理人,適用同一份重整計劃,對于夫妻實質合并重整制度的實踐具有典型意義。同時,基于涉案房屋不符合《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下稱“條例”)第114條第2款的適用條件,案件對房屋的處置方式對非家庭住宅抵押貸款擔保物權處置模式具有探索意義。并且,案件通過在各款項間確立清償順位,并通過設立提存等方式,為《條例》實施初期在重整程序中為申報債權的處理提供參考經驗。最后,案件貫徹《條例》第125條重整計劃有債務人執行,管理人協助和監督重整計劃執行的精神,落實了重整計劃債務人執行管理人監督模式。
(以上所有信息均依據申報材料提煉整理)
謹向以上經典案例申報機構致以熱烈祝賀!
后續秘書處將在與各聯合主辦單位溝通基礎上,共同開展頒獎典禮、案例研討及圖書編輯等工作。
感謝各聯合主辦單位共襄盛舉,共同組織完成本次高質量的評選。
感謝49位評委百忙中抽出時間,詳細閱讀所有申報材料,并嚴格依據自身的專業判斷,選出2022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及提名案例。
感謝秘書處各位同學加班加點,高質量完成歸檔、計票、發布等工作。
感謝各申報機構對此次評選的大力支持,無論是否入選經典案例或提名案例,每個案件辦理團隊的努力都值得致敬。
如需進一步了解評審相關事宜,請致函:
2022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評選秘書處
2023年4月22日 |
上一篇: 奮進新時代,智融摩估云|中聯集團舉辦慶祝五四青年節暨智能估值創新大賽 下一篇: 集團注資助推“千億皖能”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