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雙碳"戰略,助力綠色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樹奎主持研討會。他闡述“碳達峰、碳中和”的由來與進展: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今年3月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兩會委員、代表參政議政的焦點話題。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強調,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發展新能源。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內能夠改善環境、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能源安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能夠推動國際合作、爭取外貿話語權、重塑國際競爭格局。
他表示,中聯資產評估集團作為中國評估行業集團化綜合性財經專業服務旗艦,將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國家戰略,并堅守綠色低碳發展和價值創造理念,從研究碳價格水平角度,推動碳稅、碳交易市場發展,協助企業集團綠色溢價計量與應用。不斷發掘碳計量、碳核算、碳交易以及低碳循環的經濟價值,研究碳權益相關評估方法體系,為相關產業企業碳匯交易行為提供扎實、專業的價值依據,全力協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充分發揮生產性高端服務業優勢,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階段目標貢獻應有的專業力量。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康艷兵博士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新未來、新挑戰、新機遇》為題作主題演講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碳達峰是過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是目標。新時代、新起點,開啟零碳(深度脫碳)發展新征程,將引領加速能源革命,重塑未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他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一方面提出了加快脫碳化轉型發展、甚至對某些行業是危及生存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綠色投資巨大市場的新機遇。要妥善處理好減排與發展、當前與長遠、整體與局部、國內與國際、市場與政府、增量與存量、激勵與約束等關系,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節能提高能效、優化能源結構、積極增加碳匯,積極穩妥科學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打造綠色零碳新高地,引領全球產業轉型發展。未來能源轉型發展的目標和核心方向是“三可六化”。
碳達峰、碳中和,國際社會在行動,中國在行動,企業在行動。與會研討專家分別來自中國船舶、中國海油、中國華能、國家電投、中國長江三峽、國家能源集團、中鋁集團、中國中化、中國五礦、中國節能、中煤地質、國新控股等行業頭部央企,東方資產、農銀投資、中銀投資、建信投資、國壽資本、中信信托、中信保誠資管、能見投資、民生銀行等金融企業。
有色冶金
中國五礦有關專家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央企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發展問題,更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社會責任。企業需要加強學習交流,相互借鑒,研究具體的行動路徑。這在短期內會增加行業碳減排壓力,限制產能產量增長,加快落后產能出清,增加企業環保降碳成本,長遠則可以促進企業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并創新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等。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明晰碳計量的核算邊界、排放范疇、核算方法和依據,以及對企業并購重組等帶來的碳排放增量影響。
中國稀有稀土有關專家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已經對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給出了路線圖、時間表。對于財務等有關部門來說,還需要等待一些涉及到工作層面的施工圖,需要不斷加強學習。
電力行業
中國華能有關專家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推動電力企業電源結構向清潔能源轉型,加強運維集約化管理,激發國企改革動力。一是發展方式優化調整,過去追求的總裝機規模以增量為主,未來的發展模式是優化存量的同時既做增量也做減量。二是資產價值邏輯會發生較大變化,分布式新能源的應用場景、城市火電的存量土地等一些新價值因素需要挖掘出來;同時評估機構需要探索挖掘全國范圍內的風電和光伏運營大數據,推動新能源項目評估的精準化。三是給傳統央企電力能源企業的國企改革帶來內生動力,新能源項目的獲取以及市場化運營,市場競爭會較為激烈,都會不同程度地激發企業在體制機制及薪酬激勵上尋求變革。四是商業模式創新,因為原來煤電、水電等屬于重資產,資源屬性為主;風電光伏則天然具有數字化互聯網的特征,設備屬性為主,未來需要重資產輕資產結合式發展,通過大數據進行智能化運營,探索創新商業模式。
國家電投有關專家表示,“雙碳”目標針對的是氣候變化,而從國際貿易和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是新的游戲規則,我國在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時,需要實現由資源依賴到技術依賴的切換。國家電投堅持創新驅動,積極布局氫能產業。國家電投氫能公司作為集團專業從事氫能的二級科技公司,已經實現了燃料電池和PEM制氫產品的材料級自主化開發,為構建“電氫體系”、加速實現化石能源替代貢獻力量。技術革命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同時,價值評估也呼喚更多的創新,在這方面中聯評估前期給予氫能公司大力的支持,希望在后續工作中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積極創新評估方法,助力企業和行業更好發展。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是一家清潔能源集團,裝機96%左右是清潔能源。除了不斷發展新能源,集團還在研究儲能、氫能儲存、微電網、智慧能源等。集團一些發展和研究的方向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非常契合,未來可能還有更大的研究合作或者是擴大方向,拓展做大做強的更新領域。
石油化工
中國中化有關專家表示,兩化合并之后實際上也有很多生產機構,相關碳計量及行動路徑需要加以研究。開展企業價值評估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因素,應研究怎么較完整地融入到“雙碳”相關估值中去。在這些方面,中聯作為評估行業領頭機構,應該比企業更早地去進行創新。另外,企業在脫碳或者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做了很多努力,這些努力作為一種價值體現,應研究未來怎么評估。
中化能源有關專家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總體的目標,將對行業企業產生深遠影響。中化能源已經在碳交易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嘗試,后續將進一步研究、交流、推進。碳交易將成為新領域,相關碳估值方面還有更大的創新空間,期待中聯作為評估行業排頭兵能夠積極推進相關規則研究制定,促進碳業務行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煤炭行業
中煤地質集團有關專家表示,中煤地質從事煤炭地質勘查,在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方面提出了建設透明地球、數字地球、美麗地球的“三個地球”戰略,與“雙碳”戰略相輔相成,走優化產業布局、實現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已實現綠色地勘,并通過勘探技術創新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特殊地質情況下采集到可燃冰,在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碳交易規則
德恒律所有關專家表示,碳排放規則層面構建有兩個角度,一是成本法,二是獎勵法。未來碳排放規則層面構建既要有保底的規則門檻,即成本門檻,也要有相應獎勵。國家明確提出推進碳排放權交易所建設,可考慮每年遞減碳排放指標以使指標越來越值錢。另外,從法律層面構建交易規則也很重要,應通過標準化的契約迅速解決相關爭議。
金融支持
國新資本有關專家表示,國新資本等金融機構對社會資本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并在有關部門的要求下,著重投資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5G、芯片等重要戰略產業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要改革領域!疤歼_峰、碳中和”相關領域一些產業導向性比較明確的好項目,將獲得金融機構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