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高望遠,搶占資產評估行業未來發展制高點
王子林
改革滾滾如潮,發展波瀾壯闊,四十年改革開放激蕩成就中國經濟大海之大,三十年資產評估專業護駕中國經濟價值航母。
回望三十年,中國資產評估發展勘為使命之旅,其應改革開放而生,為改革開放所需的生產要素市場提供價值發現等專業支撐,為計劃經濟轉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宏大財經史詩提供基礎性資產資源定價和優化配置的專業助力,使命盎然,不負所托;赝,中國資產評估發展勘為奮進之旅,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錨定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重點改革領域以及“引進來”“走出去”“一帶一路”等對外開放合作實踐,不斷豐富優化專業服務產品供給,不懈踐行做優做強做大之路,為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業建設者、為實現現代高端服務之評估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而砥礪奮進。
步入新時代,站位新財經,中國資產評估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尤其是《資產評估法》的出臺開辟行業發展新紀元,掀起行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改革的如火如荼熱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資產評估改革發展迫切需要瞻高望遠,搶占三大制高點。
一、與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充分發揮資產評估價值管理功能,全方位拓展資產評估服務領域
十九大確立一系列新發展理念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工作主線和戰略任務。其本質是深化改革,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等領域基礎性改革,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重要內容是進一步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從而讓市場機制更有效、微觀主體更有活力。
四十年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如今有了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但不變的是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夢想,不變的是不斷深化擴大改革領域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決心,不變的是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三十年資產評估變革發展,有了新的使命、新的責任、新的要求,但不變的是專業報國、奉獻社會的創業初心,是作為價值運營工具的獨特作用和獨特地位,是為客戶發現價值、為市場公證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專業初衷。
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資產評估行業要不忘專業報國初心,積極圍繞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全方位打造現代化資產評估行業;積極瞄準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全方位拓展資產評估服務領域,譬如不斷延伸知識產權評估、環境資源評估、資產證券化評估等新興評估業務領域,不斷拓展財政資金績效評價、PPP項目咨詢等評估咨詢業務領域,推進業務鏈條的縱向延伸和橫向延展,開展合理估值定價,優化服務結構和質量;積極關注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新市場,全方位創新資產評估理論、制度、技術、準則體系,推進更高質量的資產評估發展;積極滿足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大需求和市場主體日益增長的高水平資產評估服務需求,全方位解決資產評估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尤其要以價值管理為核心,在市場主體財務管理、資本運營、風險防范、投資融資等價值鏈上深度研發、綜合服務,幫助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價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二、把握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改革開放邏輯,充分發揮資產評估價值發現功能,積極發展資本領域評估
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中國努力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國際資本流動頻繁且影響深遠。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貿易國和發展中國家,改革不再是簡單地釋放區域性、行業性的政策紅利,而是站在全球化、市場化的背景下審視改革、優化改革。自貿區改革措施先行先試再復制推廣,直觀地體現了這種改革邏輯。尤其自貿區積極實施的權利清單、責任清單、監管后移等舉措,對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金融改革和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等提供有益借鑒。與此同時,作為在全球價值鏈中居于中間環節的國家,我國積極倡導“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并在國際金融和實體資產的交易中積極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資本流動的大環境下,并購越來越成為包括我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其中交易價格的確定始終都是核心環節。尤其“一帶一路”“走出去”背景下,我國企業跨境投資并購活動中的價值評估作用愈加重要。當前,我國資本市場上的并購重組更是日趨活躍,證監會近日發文提出創造條件鼓勵并購重組,并推出一系列有利措施,進一步激發了資本活力。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要方向,而產權平等和市場定價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關鍵,資產評估提供定價尺度服務必不可少。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機制,更加離不開資產評估的價值發現功能。同時,財政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集中統一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積極建立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四梁八柱”,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布局,增強國有金融機構活力與控制力,為資產評估在復雜金融交易中運用專業智慧把握資產真諦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尊重資本自有屬性,重視資本增長屬性,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態勢下更加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的必然趨勢,也是不斷完善市場監管體制、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的必然選擇。尤其是在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中,此舉有利于明晰監管邊界,從根本上解決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和“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頑疾,并硬化預算約束,推動國有企業擺脫“資源驅動型”增長,通過市場化生長保證國企可持續性發展,更好地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相信資產評估必將通過發揮自身價值發現核心功能,發揮自身更相關、更直接、更有效進行信息披露的專業優勢,以積極服務資本領域為紐帶,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更加優質、更高質量的專業服務供給。
三、順應和把握現代服務業發展根本規律,充分發揮資產評估的價值實現功能,全新構建實用好用管用的資產評估頂層設計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對于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我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的轉移、優化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資產評估是現代高端服務業,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專業力量,是我國“兩新組織”建設的重要陣地,亟需順應和把握現代服務業發展根本規律,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
資產評估要突破發展,理論和技術是先導。三十年前我國資產評估誕生之時如此,三十年后我國資產評估轉型升級之時亦如此。三十年前,一批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拓荒者集中組織開展培訓,從資產評估行業較為發達的美國引入評估專業理論與技術,開啟我國現代意義上的資產評估,并創新提出適合中國的資產估價標準及價格類型、評估方法與評估目的相適應的理論等。三十年后的今天,資產評估要結合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律,要瞄準工業4.0、財經4.0、專業4.0,創新并踐行資產評估先進理論和技術,譬如由點狀評估向區間評估轉型、由絕對數量的評估向相對分級的評估轉型、由確定狀態下的評估向不確定狀態下的評估轉型、由單純價值量的評估向質和量相統一的評估轉型、由單純定價的評估向以定價為核心的價值管理轉型等,積極推進現代資產評估理論和模式的再造,打造更高水平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和執業規范,全新構建實用好用管用的資產評估頂層設計。
實現現代化是服務業必然要經歷的高級階段。我國資產評估行業需要根據《資產評估法》及相關配套法規體系所指引的方向,著力打造法治行業,規范資產評估行業監管、委托方和評估方關系、行業自律和機構治理等,深化行業供給側改革,充分釋放評估機構發展活力,推動評估機構實現綜合化專業化集團化現代化崛起。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國家無一例外地通過高端集聚去展現優勢,并依靠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影響甚至掌控全球服務業,并對實體產業發展進行制約(正面促進或者負面引領)。我國資產評估行業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現代技術手段,推動行業互聯網升級轉型,讓整個行業的服務方式更先進、服務內容更豐富、服務質量更高,變革資產評估生產方式,使自身服務的各種結構性要素發揮更大市場價值,進而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發揮更高水平的作用。同時,我國資產評估行業還要進行適當的整合重組和集團化運營,構建更加緊密的國際評估聯盟,形成我國評估行業的航空母艦和專業品牌,形成評估世界的命運共同體,極大提升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國際核心競爭力。
|